重庆工商职业学院文件
校教函 〔2022〕7号
关于举办第九届微课大赛的通知
学校各单位(部门):
为深入贯彻全国职业教育大会精神,充分发挥“互联网+”“智能+”教育新形态优势,推动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方法变革创新,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,更新教学观念,提升教学效果,经学校研究决定,拟于2022年3-2022年6月,开展学校“第九届微课大赛”,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:
一、参赛对象
校本部各单位(部门)在职教师。
二、比赛时间
比赛分为各单位(部门)推选和学校决赛两个阶段,时间为2022年3月至7月。
(一)各单位(部门)推选阶段:2022年6月10日前,各单位(部门)限额完成推选工作,并做好有关资料报送(推荐名额见附件1)。
(二)学校决赛阶段:2022年6月下旬。教务处将组织专家对参赛作品进行评选。产生的优秀作品推荐参评市级及以上微课比赛。
三、比赛内容及要求
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围绕某个知识点、技能点开展的简短、完整的教学活动。
(一)比赛内容
1.普通微课:参赛人员可选取学校已开设课程的知识点、技能点,也可自选选题,录制微课。
2.课程思政专项微课:为鼓励党务工作者、学生工作队伍开展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,鼓励教师挖掘每门课程的思政元素,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,特设立“课程思政”专项微课。
(二)技术要求
参赛者应精心选择参赛内容,充分合理运用各种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及设备,录制时长为5-10分钟的微课视频,并配套提供在微课录制过程中使用到的辅助扩展资料(可选),如微教案、微习题、微课件、微反思等。其中视频资料为微课必备资源。
1、教学视频
图像清晰稳定、构图合理、声音清楚,能较全面真实反映教学情境,能充分展示教师良好教学风貌。视频片头应显示单位(校、院、部等)名称+微课名称+作者姓名,主要教学环节有字幕提示。视频文件格式需为H.264 MP4且分辨为1024×768及以上(4:3)或1280×720及以上(16:9)。
2、多媒体教学课件
多媒体教学课件包括:微习题、微课件、微反思。要求围绕教学目标,反映主要教学内容,与教学视频合理搭配,单独提交。
其他与教学内容相关辅助材料如练习测试、教学评价、多媒体素材等材料也可单独提交。
3、微教案设计
微教案应反映教师教学思想、课程设计思路和教学特色,包括教学背景、教学目标、教学方法和教学总结等方面内容,并在开头注明讲课内容所属学科、专业、课程及适用对象等信息。
四、参赛流程
(一)所有参赛作品需要填写“第九届微课大赛参赛作品登记表”(附表2)(下称“登记表”),和辅助扩展资料、作品一起打包报送到所在单位(部门),由单位统一报送参赛。注意:每门微课需提交一张JPG格式的封面图片。
(二)各单位(部门)需要填写“第九届微课大赛组织单位及作品统计信息表”(附表3),并汇总本单位的“登记表”及作品一起打包报送参赛。(登记表与作品统计信息表的作者信息必须一致)
(三)所有报送材料均通过电子邮件方式报送,不接受纸质材料报送,发送至教务处段玭老师处(39011576@qq.com),组织单位报送邮件主题为“单位名称+作品件数”,单位联系人请加入微课QQ工作群(群号:455279699)。
(四)报送材料截止时间:2022年6月10日下午17时。
(五)学校组织专家对各作品进行评比,并公布评比结果。其中,教务处负责组织校本部的作品评比。
五、奖项设置
本次大赛设一、二、三等奖及优秀奖若干,同时将对积极参加本次活动、参赛组织工作周密的各单位颁发“优秀组织奖”。
六、其他事宜
(一)每位参赛者作为第一作者提交参赛作品限报一项,非第一作者限报两项。每个作品涉及的参赛人数不超过5人。作品的作者及作者排序,必须在比赛作品登记表中准确填写,上报后不再变动。
(二)参赛作品以自愿申报、资源共享为基本原则,参赛作品将由学校根据需要编辑加工处理后作为教学资源免费使用。获奖的作品,版权归学校所有,开发建设者拥有署名权。
(三)参赛作品及材料须为本人原创,不得抄袭他人作品,侵害他人版权,若发现参赛作品侵犯他人著作权,或有任何不良信息内容,则一律取消参赛资格,并承担相关责任。
(四)比赛将遵循“公平、公正、公开”的原则,组织专家对作品进行评选,并对获奖选手及优秀赛事组织单位予以表彰。请学校各相关单位(部门)高度重视,精心准备、积极组织好本单位专兼职教师参加本次比赛。
(五)历届微课大赛作品可在线上查看,网址:
http://dsjyjy.cqtbi.edu.cn/wkds.htm。
(六)联系人:
相关事宜请咨询教务处教学建设与教师教学能力发展中心:段玭(023-42860072、1599896910)
附件:
1.第九届微课大赛推荐数额分配表
2.第九届微课大赛参赛作品登记表
3.第九届微课大赛组织单位及作品统计信息表
4.第九届微课大赛评审规则(普通微课、课程思政微课)
重庆工商职业学院
2022年3月7日
附件1
第九届微课大赛推荐数额分配表
指标分配 |
普通微课 |
课程思政微课 |
合计 |
管理学院 |
7 |
2 |
9 |
智能制造与汽车学院 |
4 |
2 |
6 |
城市建设工程学院 |
5 |
2 |
7 |
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|
6 |
2 |
8 |
传媒与设计学院 |
4 |
2 |
6 |
会计与金融学院 |
3 |
2 |
5 |
创新教育学院 |
5 |
3 |
8 |
开放教育学院 |
2 |
2 |
4 |
其他部门 |
2个/部门(微课类型可自主选择) |
||
备注: 荣获2021年职业教育微课教学比赛一等奖的主持人所在学院(部门)可增加2个名额,荣获2021年职业教育微课教学比赛二等奖的主持人所在学院(部门)可增加1个名额,不重复计算。 |
附件2
第九届微课大赛参赛作品登记表
所在单位 |
|
||
作品名称 |
|
||
微课类型(勾选) |
课程思政:□ 普通微课:□ |
||
所属学科(单选) |
理工□ 经济管理□ 教育□ 艺术文体□ 人文□ |
||
所有作者 |
(不超过5人) |
||
联系人 |
|
||
联系电话 |
|
电子邮箱 |
|
作品简介 |
(简要介绍课程内容、特色与亮点,在介绍微课同时引发学习者对作品的强烈关注。字数不超过 500 字。) |
注:1.此报名表由参赛者个人填写,并报送到组织单位,由组织单位统一打包集中报送此表格;2.每个微课作品1个表。
附件3
第九届微课大赛组织单位及作品统计信息表
参赛单位 |
|
|||||||||
单位联系人 |
|
|||||||||
通信地址 |
|
邮政编码 |
|
|||||||
联系电话 |
|
手机 |
|
|||||||
电子信箱 |
|
|
||||||||
单位作品 |
||||||||||
序号 |
作品名称 |
所属学科 |
所有作者姓名 |
微课类型 |
联系电话 |
|||||
普通微课 |
课程思政微课 |
|||||||||
1 |
|
|
|
|
|
|
||||
2 |
|
|
|
|
|
|
||||
3 |
|
|
|
|
|
|
||||
4 |
|
|
|
|
|
|
||||
|
|
|
|
|
|
|
注:
1. 请将该信息表电子版于2022年6月10日下午17时前发送至:39011576@qq.com、可以用excel报送。
2. 登记表与作品统计信息表的作者信息必须一致
3. 此表由参赛单位(部门)填写,用于后期评选优秀组织单位。
附件4
第九届微课大赛普通微课评审标准
一级 指标 |
二级 指标 |
指标说明 |
选题设计(15分) |
选题简明 (5分) |
主要针对知识点、例题/习题、实验活动等环节进行讲授、演算、分析、推理、答疑等教学选题。尽量“小(微)而精”,是围绕某个具体的点,而不是抽象、宽泛的面。 |
设计合理 (10分) |
应围绕教学或学习中的常见、典型、有代表的问题或内容进行针对性设计,要能够有效解决教与学过程中的重点、难点、疑点、考点等问题。 |
|
教学内容(20分) |
科学正确 (10分) |
教学内容严谨,不出现任何科学性错误。 |
逻辑清晰(10分) |
教学内容的组织与编排符合学生的认知逻辑规律,过程主线清晰,重点突出,逻辑性强,明了易懂。 |
|
作品规范(25分) |
结构完整(10分) |
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和完整性,作品一般应包含微课视频,也可以是:微教案、微习题、微课件、微反思等。 |
技术规范(10分) |
微课视频时长一般不超过10分钟,图像清晰稳定、构图合理、声音清楚、字幕准确,内容能充分展示教师良好教学风貌; 微教学设计围绕所选主题进行,重点突出,注重实效,体现完整设计思路; 微课件设计形象直观,层次分明,简单明了,教学辅助效果好。 |
|
语言规范 (5分) |
语言标准,声音洪亮,有节奏感,有感染力。 |
|
教学效果(40分) |
形式新颖(10分) |
构思新颖,教学方法富有创意,不拘泥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,类型包括但不限于:讲授类、讨论类、解题类、答疑类、实验类、活动类、其他类;录制方法与工具可以自由组合,如用手写板、电子白板、黑板、白纸、PPT、Pad、录屏软件、手机、DV摄像机、数码相机等制作。 |
趣味性强(10分) |
教学过程深入浅出,形象生动,精彩有趣,启发引导性强,有利于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、主动性。 |
|
目标达成(20分) |
完成设定的教学目标,有效解决实际教学问题,促进学生思维的提升、能力的提高。 |
第九届微课大赛课程思政微课评审标准
一级 指标 |
二级 指标 |
指标说明 |
教学设计(35分) |
思政教学内容选题明确 (20分) |
充分发挥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,体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统一、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—,思政教学内容饱满。恰当融入爱国情怀、法制意识、社会责任、人文精神、仁爱之心等要素,反映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、中国优秀传统文化、革命文化、先进文化、科学精神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。教学内容严谨,不出现任何科学性错误。 |
教学设计符合思政规律(15分) |
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;知识点与思政教学切入与转换自然流畅,教学过程主线清晰、重点突出,逻辑性强;教学组织与实施注重学生参与。知识传授与立德树人契合度高。 |
|
作品规范(25分) |
结构完整 (10分) |
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和完整性,作品一般应包含微课视频,也可以是:微教案、微习题、微课件、微反思等。 |
技术规范 (10分) |
微课视频时长一般不超过10分钟,图像清晰稳定、构图合理、声音清楚、字幕准确,内容能充分展示教师良好教学风貌; 微教学设计围绕所选主题进行,重点突出,注重实效,体现完整设计思路; 微课件设计形象直观,层次分明,简单明了,教学辅助效果好。 |
|
语言规范 (5分) |
语言标准,声音洪亮,有节奏感,有感染力。 |
|
教学效果(40分) |
形式新颖 (10分) |
构思新颖,教学方法富有创意,不拘泥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,类型包括但不限于:讲授类、讨论类、解题类、答疑类、实验类、活动类、其他类;录制方法与工具可以自由组合,如用手写板、电子白板、黑板、白纸、PPT、Pad、录屏软件、手机、DV摄像机、数码相机等制作。 |
趣味性强 (10分) |
教学过程深入浅出,形象生动,精彩有趣,启发引导性强,有利于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、主动性。 |
|
目标达成 (20分) |
完成设定的教学目标,有效解决实际教学问题;能引发学生认知、情感和行为对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理论的认同,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、人生观和价值观,使学生有获得感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