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电气控制与可编程控制器》慕课链接地址
重庆智慧教育平台
https://www.cqooc.com/mooc/manage?id=334570936
一、编制说明
编制部门:智能制造与汽车学院
执笔人:任艳君
审核人:杨小庆
制订日期:2020.9
修订日期:2022.8
二、课程概述
课程信息表
课程名称 |
电气控制与可编程控制器 |
管课单位 |
智能制造与汽车学院 |
||||
修读性质 |
必修R 选修□ |
考核性质 |
考试R 考查□ |
||||
适用专业 |
机电一体化技术 |
开设学期 |
第( 3 )学期 |
||||
前导课程 |
电工电子技术、电工技能实训 |
||||||
后续课程 |
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 |
||||||
总学时 |
72 |
学分 |
4 |
课程类型(多选) |
理论课□理论+实践□理实一体化R集中实践课□专业核心课R非专业核心课□ |
||
配套人才培养方案 |
2021 级人才培养方案 |
课程标准开发团队名单1
序号 |
姓名 |
工作单位 |
职称/职务 |
1 |
任艳君 |
智能制造与汽车学院 |
教授 |
2 |
何泽歆 |
智能制造与汽车学院 |
高级讲师 |
3 |
张娅 |
智能制造与汽车学院 |
讲师 |
4 |
戴明川 |
智能制造与汽车学院 |
讲师 |
5 |
兰扬 |
智能制造与汽车学院 |
讲师 |
6 |
张元禾 |
重庆水务集团 |
高级工程师/总工程师 |
7 |
艾光波 |
浙江天煌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|
经理 |
注1:指参与课程标准制定的主要成员,包括校外专家
三、课程性质和功能定位
1. 课程性质
本课程是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,是在电工电子技术、电工技能实训等课程基础上开设的一门理论+实践的课程,对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,面向机电设备及机电产品的维护、管理、维修、安装与调试以及售后技术服务等工作岗位,培养学生具备质量意识、安全意识、规范意识、责任意识、集体意识、职业生涯规划意识、实践动手能力、查阅图书资料的自学能力、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、团队合作精神、交流表达能力、工匠精神和创新思维等职业素质,具备在自动化生产线及数控机床中识读、修改电气原理图和PLC程序以及编写程序的能力,为后续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等课程学习奠定基础的课程。
2. 课程功能定位(专业核心课程必填,其他选填)
课程功能定位分析
对接的工作岗位 |
对接培养的职业岗位能力2 |
机电设备及机电产品的安装 |
能根据用电设备的性质和容量,正确选用常规电器元件及导线规格,合理布线,减小设备间的相互干扰。培养学生的质量意识、安全意识、规范意识、责任意识、实践动手能力和查阅图书资料的自学能力。 |
机电设备及机电产品组成的自动控制系统的调试及运行维护 |
能调试及维护小型PLC自动化系统。培养学生分析问题、解决问题的能力和集体意识、团队合作精神以及交流表达能力。 |
自动控制系统的简单设计 |
能对PLC进行I/O地址分配,正确使用常用PLC编程软件,同时能正确地对相应PLC进行硬件配置,能读懂并编制小型PLC的逻辑程序。培养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、工匠精神和创新思维。 |
注2:对接岗位与能力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呼应
四、课程设计思路
本课程是培养学生具备在自动化生产线及数控机床中识读、修改电气原理图和PLC程序以及编写程序的能力,并基于此设计相应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。本课程是重庆市高校精品在线开放课程,有丰富的网络资源,因此,可以利用翻转课堂实施教学,采用线上学习与线下学习相结合、理论学习与实训学习相结合、自主学习与面授学习相结合的“混合式”教学模式。本课程采用任务驱动的项目化任务教学,一次课就是一个任务,教学环境为在线开放课程平台和理实一体化实训教室。
1. 考核评价
分为终结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,比例设置为4:6。
(1)终结性评价的设计(占40%)
(2)过程性评价的设计(占60%)
形成性评价为各任务学习得分的平均值(占50%)+半期考试(占30%)+期末网上考试(占20%)。
2. 在线学习
本课程已在重庆高校在线开放课程平台(HTTP://WWW.CQOOC.NET/)建设了丰富的资源,同学们在课堂外线上自学,只要在老师安排的时间段内,均可在任何时间、任何有网络的地方自主学习。
根据考核评价,在线学习任务完成情况占30分,其中网上资源的学习10分,网上随堂测试15分,参与网络答疑讨论5分。同学们在学习的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均可相互交流,或通过网上答疑讨论区进行讨论,也可直接咨询老师,老师将及时给予解答。同时学习委员还可以提前收集同学们的问题反馈给老师,便于老师及时调整课上教学的内容。
3. 面授学习
翻转课堂中,面授学习是对在线学习的配合,主要解决同学们在线上学习中的困惑和难点,而不再是对每个知识点的依次详细讲解。同时,重点是让学生在实训室进行实践操作。
根据考核评价,课上教学完成情况占60分,其中课堂测验15分,实践完成情况及故障排除45分,课堂综合表现分值不确定,主要是抢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及课堂上综合表现,需配合课前学习、课上讨论其他几项活动以及课后延展等综合考虑,即学生完全每个任务的总分不超过100分。
4. 课后延展
课后重在学生对所学任务的进一步延展,包含任务自测、知识拓展和网上虚拟实训等。根据考核评价,课后延展占10分。
五、课程目标与内容
(一)课程总目标
1. 知识目标
(1)掌握基本控制电路的继电器-接触器控制电路的组成及其工作原理。
(2)掌握常用低压电器元件的图形符号、文字符号及其工作原理。
(3)了解PLC的内部组成及基本工作原理,掌握PLC的基本连接方式。
(4)掌握PLC常用软元件和基本指令的功能。
(5)掌握顺控指令和功能指令的基本用法。
(6)掌握PLC控制系统的一般硬软件设计的基本原则及步骤。
2. 技能目标
(1)能够分析、设计常用机电设备的电气控制。
(2)能够选择、使用和检测常用低压电器元件,并进行电路的设计。
(3)能够根据PLC的性能、特点及控制功能正确选用PLC。
(4)能够使用PLC常用软元件、基本指令、顺序控制、功能指令等编写程序。
(5)能够对生产现场的各类机械设备进行综合电气控制分析,并利用PLC进行系统设计、调试等。
(6)通过本课程的学习,使学生获得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,具有一定的查阅图书资料进行自学、提出问题、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。
3. 素质养成目标
(1)坚定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社会主义制度,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,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,具有深厚的爱国情感和中华民族自豪感。
(2)崇尚宪法、遵纪守法、崇德向善、诚实守信、尊重生命、热爱劳动,履行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,具有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参与意识。
(3)具有质量意识、环保意识、安全意识、规范意识和爱岗敬业的责任意识以及信息素养、工匠精神、创新思维。
(4)勇于奋斗、乐观向上,具有自我管理能力和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,有较强的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以及较强的交流表达能力。
(二)课程教学目标与内容
注:教学内容直接呼应课程教学目标,间接呼应能力指标。
课程教学目标与内容
序号 |
毕业能力要求指标点 |
A知识目标 |
B能力目标 |
C素质目标 |
教学内容 |
1 |
具备对典型数控机床及机电设备进行参数设置、电气连接、调试和故障诊断与排除能力 |
A1、A2 |
B1、B2、B6 |
C1、C2、C3、C4 |
模块一 基本控制电路的继电器-接触器控制 任务1三相异步电动机点动运行的继电器-接触器控制;任务3三相异步电动机连续运行的继电器-接触器控制;任务4三相异步电动机接触器联锁正、反转运行的继电器-接触器控制;任务6三相异步电动机Y/Δ减压起动运行的继电器-接触器控制;任务7三相异步电动机制动运行的继电器-接触器控制;任务8三相异步电动机调速运行的继电器-接触器控制 |
2 |
具备对自动化生产线进行安装、调试、程序编制能力,掌握可编程控制器的编程技巧 |
A3、A4 |
B3、B4、B6 |
C1、C2、C3、C4 |
模块一 基本控制电路的PLC控制 任务2三相异步电动机点动运行的PLC控制;任务3三相异步电动机连续运行的PLC控制;任务4三相异步电动机接触器联锁正、反转运行的PLC控制;任务5三相异步电动机计数循环正、反转运行的PLC控制;任务6三相异步电动机Y/Δ减压起动运行的PLC控制;任务7三相异步电动机制动运行的PLC控制;任务8三相异步电动机调速运行的PLC控制 |
3 |
具备在自动化生产线及数控机床中识读、修改以及编写PLC综合程序能力 |
A5、A6 |
B4、B5、B6 |
C1、C2、C3、C4 |
模块二 PLC步进顺控指令及其应用 任务9基于状态继电器的彩灯循环点亮运行控制;任务10基于状态继电器的三相异步电动机正、反转运行的PLC控制;任务11基于状态继电器的十字路口交通灯运行控制;任务12基于辅助继电器的自控轧钢机运行控制 模块三 PLC功能指令及其应用 任务13信号灯闪光频率变化的PLC控制;任务14简易定时报时器的PLC控制;任务15 4站小车呼叫的PLC控制;任务16霓虹灯闪烁的PLC控制 模块四 PLC与变频器 任务17变频器控制电动机正、反转运行;任务18基于PLC的变频器外部端子的电动机正、反转运行 模块五 电气控制系统的设计及其PLC控制实例 任务19 CA6140型车床的电气控制及PLC控制实训;任务20 Z3040型摇臂钻床的电气控制及PLC控制实训;任务21 T68型卧式镗床的电气控制及PLC控制实训 |
4 |
具备良好的口头表达能力、专业沟通能力和自学拓展能力 |
A1、A2、A3、A4、A5、A6 |
B6 |
C3、C4 |
任务1~任务18所有的网上在线学习和各任务的知识拓展内容;模块五相关内容 |
(三)课程教学进度安排
课程教学进度安排
序号 |
模块(项目) |
任务(单元)3 |
教学内容 |
呼应教学目标代码 |
考核点 |
教学方式建议 |
学时 |
|
理论 |
实践 |
|||||||
1 |
|
绪论 |
了解本课程的教学内容、教学方法及考核评价方式,了解翻转课堂概念等 |
|
|
引导教学法、案例教学法 |
2 |
1 |
2 |
模块一 基本控制电路的继电接触控制和PLC控制 |
任务1 三相异步电动机点动运行的继电器-接触器控制 |
1.三相异步电动机点动运行的继电器-接触器控制电路的工作原理 2.常用低压电器 3.电气控制系统基础知识 |
A1、A2 B1、B2、B6 C1、C2、C3、C4 |
检测常用低压电器元件的好坏 |
翻转课堂教学法、分组教学法、案例教学法、实践教学法 |
3 |
2 |
3 |
任务2 三相异步电动机点动运行的PLC控制 |
1.PLC的相关知识及其编程工具 2.PLC的软元件——输入/输出继电器 3.梯形图的基本规则和设计技巧 4.PLC逻辑取及驱动线圈和程序结束指令 |
A3、A4 B3、B4 C1、C2、C3、C4 |
PLC指令的简单使用 |
翻转课堂教学法、分组教学法、案例教学法、实践教学法 |
4 |
3 |
|
4 |
任务3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连续运行控制 |
1.三相异步电动机连续运行的继电接触控制和PLC控制 2.PLC的软元件——辅助继电器 3.PLC触点串、并联指令和置位与复位指令 |
A1、A2、 A3、A4 B1、B2、 B3、B4、B6 C1、C2、C3、C4 |
PLC触点串、并联指令和置位与复位指令的使用 |
翻转课堂教学法、分组教学法、案例教学法、实践教学法 |
2 |
1 |
|
5 |
任务4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接触器联锁正、反转运行控制 |
1.三相异步电动机接触器联锁正、反转运行的继电器-接触器控制电路的工作原理 2.PLC电路块连接指令 3.PLC多重输出电路指令 |
A1、A2、 A3、A4 B1、B2、 B3、B4、B6 C1、C2、C3、C4 |
PLC电路块连接指令、PLC多重输出电路指令的使用 |
翻转课堂教学法、分组教学法、案例教学法、实践教学法 |
3 |
2 |
|
6 |
任务5 三相异步电动机计数循环正、反转运行的PLC控制 |
1.PLC的软元件——定时器 2.PLC的软元件——计数器 3.PLC的脉冲相关指令 |
A3、A4 B3、B4 C1、C2、C3、C4 |
PLC定时器、计数器指令的使用 |
翻转课堂教学法、分组教学法、案例教学法、实践教学法 |
4 |
3 |
|
7 |
任务6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Y/Δ减压起动运行控制 |
1.三相异步电动机Y/Δ减压起动运行的继电接触控制和PLC控制 2.PLC主控触点指令和其他基本逻辑指令 3.PLC程序设计方法 |
A1、A2、 A3、A4 B1、B2、 B3、B4、B6 C1、C2、C3、C4 |
PLC程序设计方法 |
翻转课堂教学法、分组教学法、案例教学法、实践教学法 |
2 |
3 |
|
8 |
任务7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制动运行控制 |
1.三相异步电动机反接制动运行的继电器-接触器控制电路的工作原理 2.速度继电器 |
A1、A2、 A3、A4 B1、B2、 B3、B4、B6 C1、C2、C3、C4 |
速度继电器工作原理 |
翻转课堂教学法、分组教学法、案例教学法 |
1 |
|
|
9 |
任务8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调速运行控制 |
1.三相异步电动机双速变极调速运行继电器-接触器控制电路的工作原理 2.变极式电动机的接线方式 3.电磁式继电器 |
A1、A2、 A3、A4 B1、B2、 B3、B4、B6 C1、C2、C3、C4 |
调速的工作原理 |
翻转课堂教学法、分组教学法、案例教学法 |
1 |
|
|
10 |
模块二 PLC步进顺控指令及其应用 |
任务9 基于状态继电器的彩灯循环点亮运行控制(含半期考试) |
1.PLC的软元件——状态继电器 2.状态转移图及其编程方法 3.步进顺控指令 4.单流程的程序设计 |
A5、A6 B4、B5、B6 C1、C2、C3、C4 |
状态转移图的画法 |
翻转课堂教学法、分组教学法、案例教学法、实践教学法 |
4 |
3 |
11 |
任务10 基于状态继电器的三相异步电动机正、反转运行的PLC控制 |
1.选择性流程程序的特点 2.选择性分支和汇合的编程 |
A5、A6 B4、B5、B6 C1、C2、C3、C4 |
机械手的编程 |
翻转课堂教学法、分组教学法、案例教学法、实践教学法 |
1 |
4 |
|
12 |
任务11 基于状态继电器的十字路口交通灯运行控制 |
1.并行性流程程序的特点 2.并行性分支和汇合的编程 |
A5、A6 B4、B5、B6 C1、C2、C3、C4 |
十字路口交通灯的编程 |
翻转课堂教学法、分组教学法、案例教学法、实践教学法 |
|
2 |
|
13 |
任务12 基于辅助继电器的自控轧钢机运行控制 |
1.用辅助继电器实现顺序控制的设计思想 2.基于辅助继电器使用起保停控制和置位复位控制的设计思想 |
A5、A6 B4、B5、B6 C1、C2、C3、C4 |
加工中心运行的PLC控制 |
翻转课堂教学法、分组教学法、案例教学法、实践教学法 |
1 |
|
|
14 |
模块三 PLC功能指令及其应用 |
任务13 信号灯闪光频率变化的PLC控制 |
1.功能指令的表达形式 2.PLC的软元件——数据寄存器 3.PLC的软元件——变址寄存器 4.传送指令 |
A5、A6 B4、B5、B6 C1、C2、C3、C4 |
传送指令的使用 |
翻转课堂教学法、分组教学法、案例教学法、实践教学法 |
2 |
3 |
15 |
任务14 简易定时报时器的PLC控制 |
1.比较指令 2.传送与比较指令的基本用途 |
A5、A6 B4、B5、B6 C1、C2、C3、C4 |
比较指令的使用 |
翻转课堂教学法、分组教学法、案例教学法、实践教学法 |
2 |
3 |
|
16 |
任务15 4站小车呼叫的PLC控制 |
1.算术与逻辑运算指令 2.编码指令 3.七段译码指令 |
A5、A6 B4、B5、B6 C1、C2、C3、C4 |
算术逻辑指令的使用 |
翻转课堂教学法、分组教学法、案例教学法、实践教学法 |
1 |
1 |
|
17 |
任务16 霓虹灯闪烁的PLC控制 |
1.单向移位指令 2.循环移位指令 |
A5、A6 B4、B5、B6 C1、C2、C3、C4 |
循环指令的使用 |
翻转课堂教学法、分组教学法、案例教学法、实践教学法 |
2 |
3 |
|
18 |
模块四 PLC与变频器 |
任务17 变频器控制电动机正、反转运行 任务18 基于PLC的变频器外部端子的电动机正、反转运行 |
1.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的调速 2.变频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3.变频器的PU操作 4.变频器的EXT操作 5.变频器的组合操作 |
A6 B5、B6 C1、C2、C3、C4 |
变频器的使用 |
翻转课堂教学法、分组教学法、案例教学法、实践教学法 |
|
2 |
19 |
模块五 电气控制系统的设计及其PLC控制实例 |
任务19 CA6140型车床的电气控制及PLC控制实训 任务20 Z3040型摇臂钻床的电气控制及PLC控制实训 任务21 T68型卧式镗床的电气控制及PLC控制实训 期末复习 |
1.CA6140型车床运行的继电器-接触器控制及PLC控制 2.电气控制系统的分析方法 3.Z3040型摇臂钻床运行的继电器-接触器控制及PLC控制 4.电气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及保护环节的设计 5.T68型卧式镗床运行的继电器-接触器控制及PLC控制 6.电气控制系统的检修方法 |
A1、A6 B5、B6 C1、C2、C3、C4 |
|
案例教学法 |
1 |
|
小 计 |
36 |
36 |
注3:每个任务(单元)最多不超过8学时
说明:各任课教师可根据自己的不同教学方法进行适当的调整。
六、课程考核
课程考核分为终结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,比例设置为4:6。
(一)终结性评价(占40%)
1. 考核方式
期考笔试闭卷方式。
2. 考核标准
本课程的课程标准和考核要求。
(二)过程性评价(占60%)
过程性评价为各任务学习得分的平均值(占50%)+半期考试(占30%)+期末网上考试(占20%)。其中实施翻转课堂教学的各任务按以下方式计分。
1. 课前学习(30分,小组成员各自计分)
(1)网上资源学习(10分)
(2)网上随堂测试(15分)
(3)网上答疑讨论(5分)
2. 课上讨论(60分)
(1)课堂测验(15分,小组成员各自计分)
(2)协作实践及故障排除(45分,小组成员配合完成,统一计分,体现成员的协作)
(3)课堂综合表现(主要是抢答老师提出的问题,小组成员配合完成,统一计分,体现成员的协作,每道题最高分5分,但最终分数不确定,需与前面5部分以及后面的课后延展汇总确定,即总分不超过100分)
3. 课后延展(10分,小组成员各自计分,包含单元作业或知识拓展或网上虚拟实训等)。
七、实施要求
1. 授课教师基本要求
本课程授课教师应具备高校教师任职资格,具备从事高等职业教育的经验。
2. 实践教学条件要求(专业核心课程必填,其他选填)
(1)校内实训室
校内实训室
实训室名称 |
可编程序控制器实训室 |
面积要求 |
220m2 |
|
序号 |
核心设备 |
数量要求 |
备注 |
|
1 |
可编程序控制器实训考核装备 |
12套 |
|
|
|
|
|
|
(2)校外实习基地
“电气控制与可编程控制器”课程校外实习基地
序号 |
校外实习基地名称 |
合作企业名称 |
用途3 |
合作深度要求 |
1 |
重庆工商职业学院智能制造与汽车学院校外实习基地 |
重庆建设车用空调器有限公司 |
认识实习/跟岗实习/顶岗实习 |
|
2 |
重庆工商职业学院智能制造与汽车学院校外实习基地 |
安徽美芝精密制造有限公司 |
认识实习/跟岗实习/顶岗实习 |
|
3 |
重庆工商职业学院智能制造与汽车学院校外实习基地 |
重庆水务集团 |
认识实习/跟岗实习/顶岗实习 |
|
4 |
重庆工商职业学院智能制造与汽车学院校外实习基地 |
重庆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|
认识实习/跟岗实习/顶岗实习 |
|
5 |
重庆工商职业学院智能制造与汽车学院校外实习基地 |
格力电器(重庆)有限公司 |
认识实习/跟岗实习/顶岗实习 |
|
6 |
重庆工商职业学院智能制造与汽车学院校外实习基地 |
高金集团重庆高金实业公司 |
认识实习/跟岗实习/顶岗实习 |
|
3. 教学方法与策略
(1)教学方法
本课程利用翻转课堂教学方法,采用线上学习与线下学习相结合、理论学习与实训学习相结合、自主学习与面授学习相结合的“混合式”教学模式。本课程采用任务驱动的项目化任务教学,一次课就是一个任务,教学环境为在线开放课程平台和理实一体化实训教室。
1)在线学习
本课程已在重庆高校在线开放课程平台(HTTP://WWW.CQOOC.COM/)建设了丰富的资源,同学们在课堂外线上自学,只要在老师安排的时间段内,均可在任何时间、任何有网络的地方自主学习。其学习网址及学习方式如下:
①使用任何浏览器进入课程平台,但是建议使用GOOGLE或火狐浏览器兼容性更好。
②进入平台后,选择“登录”,帐号是:13967+学号,密码是:cq+帐号。
③登录成功后,选择“学习中心”,在“在授课程”中选择本课程《电气控制与可编程控制器》,点击进入后选择“立即参加”即可进行学习,界面如下。
④进入学习界面后,在“课程公告”中下载相应的学习安排,了解本次学习的内容。
⑤了解学习要求后,选择“学习内容”,再选择相应的任务,按照任务单的内容,依次选择相应知识点进行学习。每个知识点可能包含文本资源、视频资源、动画资源、随堂测试、答疑讨论或虚拟实训等,根据要求进行学习。
根据考核评价,在线学习任务完成情况占30分,其中网上资源的学习10分,随堂测试15分,参与答疑讨论5分。
同学们在学习的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均可相互交流,或通过网上答疑讨论区进行讨论,也可直接咨询老师,老师将及时给予解答。同时学习委员还可以提前收集同学们的问题反馈给老师,便于老师及时调整课上教学的内容。
2)面授学习
翻转课堂中,面授学习是对在线学习的配合,主要解决同学们在线上学习中的困惑和难点,而不再是对每个知识点的依次详细讲解。同时,重点是让学生在实训室进行实践操作。其课上教学的流程如下:
活动环节 |
具体步骤 |
组织形式 |
时间分配 |
内容热身 |
根据课前任务单的学习,教师提出问题,学生抢答,回答者可以加分,并计入考核评价中 |
教师提问,学生抢答,教师点评 |
10min |
及时教学 |
教师根据学生的课前学习情况反馈以及学生回答问题的情况,对教学内容进行选择性的调整,教授学生真正需要的内容 |
教师讲授 |
20min |
小组检测 |
根据课前任务单学习和及时教学环节,进行综合检测,小组同学可讨论并协同完成,教师巡查各小组完成情况,并分别答疑 |
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完成,教师巡回指导 |
10min |
个人测验 |
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,每个学生独立完成小测验,并计入学生的考核评价中 |
独立完成小测验,教师打分 |
10min |
协作实践 |
以小组为单位在实训装置上完成电路的安装和调试,并进行展示,同时计入学生的考核评价中 |
以小组为单位协作完成,各小组互相指导,教师个别指导 |
40min |
故障查找 |
在学生协作实践正确完成后,由教师或其他小组的学生为该小组设置故障,然后进行故障的排除,并计入学生的考核评价中 |
以小组为单位协作完成 |
15min |
提升练习 |
综合前面学习的内容及实践情况,完成一些更加综合并稍有难度的练习(可选) |
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完成,教师巡回指导 |
10min |
课程总结 |
对课前学习、小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,并引出下次学习任务 |
教师总结 |
5min |
根据以上流程及考核评价,课上教学完成情况占60分,其中课堂测验15分,实践完成情况及故障排除45分,课堂综合表现分值不确定,主要是抢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及课堂上综合表现,需配合课前学习、课上讨论其他几项活动以及课后延展等综合考虑,即学生完全每个任务的总分不超过100分。
3)课后延展
课后重在学生对所学任务的进一步延展,包含任务自测、知识拓展和网上虚拟实训等。根据考核评价,课后延展占10分。
(2)教学环境和条件要求
课程在可编程序控制器实训室上课。应具备可编程序控制器线实训装置(含电源屏、PLC主机板、变频器板、电脑)12套以上,微机应安装有GX Developer或GX Works2 PLC编程软件等。
(3)教学资源选用
课程教材选用表
序号 |
教材名称 |
教材类型 |
出版社 |
主编 |
出版日期 |
1 |
电气控制与PLC技术项目教程(三菱) |
公开出版 |
机械工业出版社 |
任艳君 |
2020.08 |
课程参考教材选用表
序号 |
教材名称 |
教材类型 |
出版社 |
主编 |
出版日期 |
1 |
PLC应用技术项目教程 |
公开出版 |
电子工业出版社 |
姜新桥 |
2010.08 |
2 |
电气控制与PLC |
公开出版 |
人民邮电出版社 |
阮友德 |
2010.01 |
3 |
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 |
公开出版 |
机械工业出版社 |
许翏 |
2019.01 |
4 |
PLC应用与实践(三菱) |
公开出版 |
高等教育出版社 |
温贻芳 |
2019.01 |
课程数字化资源选用表
序号 |
数字化资源名称 |
资源网址 |
1 |
电气控制与可编程控制器 |
www.cqooc.com(重庆高校在线开放课程平台) |
备注:课程标准的撰写格式为:宋体正文,小四号;表格:五号;行间距:固定值,16磅。此模板为我校课程标准建设的模板,各编制人可根据课程特色增设目录和条目。